宣傳推廣和活動策劃應該怎么做呢?
“不在乎你多有錢,而在于你多用心。”這是活動在推廣的指導觀念,用心的結果是能讓媒體為你一次又一次地做免費宣傳。
從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,活動策劃全世界的媒體都圍著昆士蘭旅游局轉,根本的原因是他們的廣告投放,而是他們真正用心了,而且還嫻熟地使用了宣傳推廣策劃中的一個重要方法論——借勢造勢。
在全球籠罩在經濟危機的陰影下,他們推出了“一邊度假一邊賺大錢”的誘人計劃,成功地挑逗起了全世界人民及媒體的敏感神經。
借勢造勢,簡單地說,就是尋找和創造進機,采取相應的行動,擴大戰果,鞏固和發展大好形勢。它的功用在于利用一切主客觀條件為自己創造競爭中的有利形勢。“勢”,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進機、戰機、形勢、趨勢和優勢等等。借勢造勢,猶如“轉圓石于千仞之山”,等進機一到,稍一用力,巨石即可飛滾而下,摧柘拉朽,不可阻遏。故善戰者,求之于勢,不責之于人,故能擇人而任勢。出色的軍事家懂得借勢造勢,有40萬軍隊,就號稱百萬,一路浩浩蕩蕩,掩殺而去,令敵軍心驚肉跳,不戰自潰。一個聲勢,千軍萬馬難抵;出色的企業家更懂得借勢造勢,突發的“政治事件”,公眾關注的熱點新聞,往往會給精明的企業家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一個出色的宣傳推廣策劃方案必須講究借勢造勢,而審時度勢、巧妙地擇時趨勢,則是借勢造勢取得成功的關鍵,是保證宣傳推廣工作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從目前比較推崇的“制造新聞”的方法與技巧中,我們可以窺見借勢造勢的方法與技巧,可以說,二者基本是相同的。掌握了前者,也就掌握了后者。
會議活動策劃
制造新聞又稱“新聞事件”或“媒介事件”,它是指組織以健康正當的手段,有意識地采取既對自己有利,又使社會公眾受惠的行動,去引起新聞單位和各界人士的注意。為提高本單位的知名度與美譽,在某一企業組織發生的真實事件的基礎上,經過企劃人員的推動挖掘,組織安排籌劃一系列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或活動,以期獲得宣傳媒介的報道機會。
“制造”出來的新聞,與一般的新聞相比,具有以下特點:
①它不是偶然發生的,而是經過專業人員的多方策劃、安排而發生的。也就是說,一般新聞是記者采寫而成的,記者是這類新聞的主導者;“制造”出來的新聞是以企劃人員為主導者的。
②這類新聞也不能無中生有,弄虛作假,像一般新聞一樣,也必須具備新聞價值,以事實為依據,但它比一般新聞更富有戲劇性,更能吸引公眾的關注和注意力。
③這類新聞是專門針對塑造和改善組織形象而安排的,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起到這個作用,而一般新聞只能提高組織的知名度(好的或壞的),并不能改善組織的形象(知名度高美譽度低反而有害于組織現象)。
制造新聞是一個企業或組織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有效手段。制造新聞不是嘩眾取寵、故弄玄虛,它必須以事實為依據,以新聞規范為指導,有益于社會利益和公眾生活。同時,制造新聞是一項創意性活動,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和方法,只能依靠企劃人員的廣博知識,豐富的想象力和實際經驗去展開。但通過系統分析大量的宣傳推廣案例,仍然可以找出一些帶有普遍性的方法和技巧。
第一,圍繞熱會熱點、時尚元素等策劃新聞。社會熱點及流行元素驚顫該發生變化,怎么樣尋找到既能提高企業知名度,促進產品銷售,又能與公眾最關注的內容密切相關的時機,就需要企劃人員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挖掘。
第二,利用新穎的形式包裝新聞。其實有些新聞本身的元素都是最基本的,但通過包裝表現手法便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2009年張家界鄉村音樂節期間推出了一條市長代言音樂節的廣告,受到了媒體的普遍關注。其實就名人代言的元素并不新穎,但廣告采用了動漫的表現形式夸張的借用市長的形象,給人就是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。試想如果不采取動漫而是拍攝市長的真實畫面,那么代言廣告的將對音樂節和市長的形象都起到負面的影響。
第三、有意識地把名人與企業組織聯系起來,并以此制造新聞。權威人士、社會名流本身就是新聞人物,新聞媒介對他們的活動往往進行跟蹤報道,如請這些人參加企業組織的公關活動,新聞價值和公關效果便同時產生了。
很多企業自己的活動,如開工儀式、開業清單、周年慶典、會議論壇、年會活動策劃、發布會活動,都想方設法請幾位政府官員或知名人士參加,請他們題詞、剪彩、召開記者招待會,發布企業的方針目標或創立以來取得的成就
。這樣一來,企業組織的開工慶典或周年慶典自然而然會受到新聞界的關注,企業組織的宣傳目的也達到了。